一面:到了面試地點被人事安排在等待間等了一個小時做為開始...然后被人事冷嘲熱諷了一通以后總算見到了人事部的相關崗位招聘負責人,和她的溝通還算挺愉快的。因為我本身之前從事過保險行業(yè)也在之前的保險公司做為早會主持人和產品講師,所以倒也還是應付的來,沒啥特別不好的經歷。 二面:直接見到了之前的招聘負責人,在和我聊天談到了銷售人員對產品一知半解導致誤導銷售以及銷售人員的素質問題、以及說公司因為沒有招到專職講師培訓都是讓銷售精英來負責導致的一些問題,讓我覺得這家大公司是真的需要一個專業(yè)的講師,也讓我算是老來“熱血沸騰”了一把,在薪水比當時談的預期低了500元的基礎上,我也接受了,并且在安排好之前的工作以后便去了公司報道。 崗前培訓:因為沒有專門的培訓,我還有另外三個應聘內勤的人和一堆的銷售人員參加了相同的培訓。在培訓的最后一天,公司談到了薪水的問題和業(yè)務分組,這個時候出現了兩個問題:1.之前談好的無責任保底底薪變成了考核底薪+保底提成+考核獎金;2.內勤崗位居然被安排業(yè)務分組。和當時招聘的那個負責人溝通說是下團隊學習,工資是另外算的。 工作一個半月:因為是以學習產品為主,我和另外那三個人都沒有很賣力的去做電話銷售,而是將精力投入了產品學習和銷售話術的整合及改進(也是領導們的要求)。因為之前工作沒滿一個月,所以工資被壓到了下個月發(fā)(6月25日),發(fā)到手的工資比當時談的月薪還差了1000塊錢。拿著工資條去找了財務,財務說是因為業(yè)績考核沒過所以才只能發(fā)這么點工資,這個時候去找當時的招聘負責人一直都是避而不見,最后去和人事溝通,人事才說試用期內不管應聘什么崗位,試用期都要滿足業(yè)績考核才能轉正,不能在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的同時完成業(yè)績考核都算判定為能力不行,基本就沒辦法正式錄取了。 于是乎就被離職了,在去辦離職手續(xù)的那天才看到,我在公司內記錄的崗位,就是電話銷售......
面試官問的面試題: 一面:對行業(yè)的看法,對公司的了解以及對自己將來的崗位規(guī)劃;
二面:對過去工作經歷做一些了解,例如離開上一家公司的原因,上一家公司具體做的一些事情,以及一段15分鐘左右的產品試講。
建議:希望金融行業(yè)的人事們請稍微尊重一點點應聘人員,例如我在簡歷里已經清楚寫到不再金融銷售崗位就請不要用這種手段騙人去面試,比起模棱兩可的答復,這種睜眼說瞎話的做法讓人覺得更可恨。
還有請所有的應聘人員注意招聘的工作條件,類似:
1、本科及以上學歷,優(yōu)秀者可放寬條件;
2、熟悉相關業(yè)務,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演講能力;
3、富有激情,較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良好的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思維敏捷;
4、熟練使用辦公軟件。
以上等這種招聘要求時請務必注意,千萬不要相信任何一家公司會對培訓這個崗位有這么簡單的要求。
我之所以不想再做銷售崗位,就是因為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單位,對銷售崗位的新人都是完全不重視的,也基本上是所有的單位都抱著你做出業(yè)績再說少你一個無所謂的輕視態(tài)度。說真的,要是有任何一個一上手就能做出很好的業(yè)績的人,根本不需要去應聘都是好的公司搶著要。